对热点城市宅地“两集中”新政的思考

时间:2021-03-09 来源:北辰实业 作者:地产产研究院 点击数: 字号:

    2月下旬,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住宅用地分类调控文件,要求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实现“两集中”:一是集中发布出让公告,且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;二是集中组织出让活动。“两集中”土地出让制度涉及22个重点城市,除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外,还有长三角城市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宁波、无锡、合肥,成渝城市群的重庆、成都,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、长沙,以及天津、郑州、青岛、济南、沈阳、长春、厦门和福州。迄今为止,天津、郑州、青岛、济南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规定予以落实。
    此次新政对于城市竞争格局将带来重要影响,北辰已布局15城中,12城在此之列。从去年这些城市供地情况分析,即使供应规模以三分之一来算,各城市单次供地体量仍然巨大,如维持现有土拍规则,企业将承受短期支出高额保证金、土地出让金的压力,即使头部房企也难以全覆盖,企业城市布局、投资拿地、竞争环境将明显变化。
    我们研判政策后续发展态势主要是:
    1.直接导致供地节奏大调整。房企投资拿地从原来的“日常购物”变成了“赶大集”,每年房企拍地单城“赶大集”3次,全年22城“赶大集”66次,北辰全年“赶大集”36次(不考虑资金状况)。
    2.全国统筹安排22城“赶集”时间难度较大,有的“大集”可能撞车。这在降低供地不确定性的同时,提高了对房企资金排布、人员力量配置的要求,房企拿地需“分身有术”。
    3.单城3次供地可能呈现“前多后少”的状态,以防土地流拍,保证供地计划完成。如单城供地节奏较为平稳,受先发效应影响,今年22城3、6、9月可能成为供地大月。
    4.参拍规则可能调整。政策调整大致区间为:从较严厉的“同一竞买人只能报名同一批次地块中1宗涉宅地 ”(南京),到最宽松的“同一批次土地只交一份保证金,不限参拍地块数量”。
宅地“两集中”新政对于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,主要体现在:
    1.土拍总体会呈现热度下降,城市分化、地块分化状态。城市内地块的分流,叠加城市间的地块选择,导致资金分流;在竞拍规则不变情况下,竞企减少,热度下降。
    2.中小房企拿地机会略升。地块集中供应,在保持现有保证金政策情况下,大型房企资金覆盖能力同样受限,部分地块竞争压力下降,中小房企拿地机会略升。
    3.高周转房企资金使用效率下降。集中供地,高周转房企可能出现资金和土地错配,整体资金使用效率下降。
    4.房企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。单独参拍地块数量受限,房企合作拿地必然增加,合作分担资金压力、分散风险、提升拿地成功率。
    5.房企拿地前期研究重要性凸显。资源有限、战略不清晰、策略不明确的小型房企受到更大挑战,需要相关研究的有力支持,包括区域和城市间的横向对比分析,不同区域及城市的潜力、市场周期、客户偏好的精准研判、竞争环境分析,防止错失为数不多的拿地机会。
    6.可能出现一定检漏机会。部分冷门地块参与度可能会进一步降低,条件稍差的地块,出现一定的低成本获取土地的机会。
    基于北辰现有的资源和能力特点,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:
    一是团队作战,应对投拓瞬时大强度工作。按照“高频次参拍,保障成功拿地”的既定投资策略,理论上北辰每年赶36次“大集”,推地期间投拓人员工作量瞬时大增,单城市投拓力量难以应对,集中团队集体作战是优选方式。
    二是投拓工作全面前置。提前获取城市供地计划,按照城市发展方向、公司投资战略,提前进行现场踏勘,摸排供地现场情况;客研、定位、设计方案前置,以逸待劳。
    三是以“大运营”视角,提前考虑项目搭配和操盘策略。细化多项目横向比较规则,既要“赶集”又要选好货,处理好现金流型项目与利润型项目、住宅与非住宅、招拍挂与非招拍挂拿地的关系,处理好操盘中现货存货与以销定产的关系、现金流与利润的关系、单盘和多盘的关系。
    四是加大合作力度,充分运用合作杠杆。用同样的投资,撬动更多项目,分散风险,提升优质地块的获取率及整体拿地成功率。
    五是调配资金使用节奏,应对集中参拍需要。新政使原来较为无序分散的拿地时间变得有规可循,但现金流排布将发生较大变化,应提前考虑项目回款与资金归集使用的节奏。
六是提前准备“分身术”应对拿地高峰。如多地土拍时间撞车,需在依法合规的情况下,提前做好措施,以应对公章、优盾同时使用的情况。